ESG報告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的重要披露工具,它從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個維度對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和對社會的影響進行評價。然而,現實情況是,因為ESG信息披露規則體系的缺失,上市企業信息披露標準不一,部分企業甚至將ESG報告當成了品牌宣傳的渠道。
南都灣財社推出上市企業ESG觀察系列報道,助力企業發現ESG治理短板,提升ESG治理能力和水平,進而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個系列聚焦我國上市白酒企業,本期關注上市白酒企業ESG信息披露的總體情況。
當白酒企業談論ESG,他們主要在說些什么?當外界關注白酒企業ESG,他們又關心什么?二者是“驢唇不對馬嘴”,還是“正好對上了”?
截至目前,我國21家上市白酒企業中,已有19家發布了ESG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下稱CSR報告),僅金種子酒和皇臺酒業尚未發布。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發現,白酒上市企業ESG報告定性內容多,定量數據少,部分企業甚至未公布能耗、碳排放等關鍵性指標數據。此外,不少企業在報告中大篇幅展示公司發展大事記、獲得的榮譽、主要產品等。
內容
茅臺酒鬼酒等ESG報告頁數增加較多
天佑德酒ESG報告充斥大量宣傳圖片
根據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證券交易所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試行)指引》,A股上市公司中有9家白酒企業進入強制披露名單,分別為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今世緣、口子窖、山西汾酒、水井坊、洋河股份。
截至目前,公布ESG報告的遠不止這9家。除了金種子酒和皇臺酒業尚未公布外,其余19家上市白酒企業中,有14家公布了ESG報告,2家(瀘州老窖、天佑德酒)報告名稱雖為CSR,但內文卻按照ESG體系框架披露,老白干酒、伊力特和迎駕貢酒3家仍然停留在CSR報告階段。
在頁數上,與上一年相比,這些白酒企業2023年度報告頁數普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對ESG的重視。頁數增加較多的有貴州茅臺和酒鬼酒,其中貴州茅臺的報告從2022年的85頁增加到2023年的117頁,酒鬼酒報告從2022年的73頁增加到了2023年的108頁。
此外,從呈現方式上,大部分報告都運用了數據制圖等可視化設計,整體上更便于閱讀。但也有企業??如天佑德酒??報告充斥著大量的宣傳圖片。
天佑德酒的報告如同一本企業宣傳畫冊。
內容
茅臺五糧液大篇幅展示公司榮譽
山西汾酒和洋河股份介紹公司產品
翻閱這些企業的ESG/CSR報告還可以發現,不少企業將報告作為品牌宣傳的一種渠道,在報告靠前的位置用較大篇幅展示公司發展大事記、公司獲得榮譽、公司主要產品等。
以茅臺為例,其用了整整兩頁介紹公司概況、企業文化和“五線”高質量發展戰略,又用了整整兩頁介紹其2023年獲得的部分榮譽。五糧液除了公司介紹和年度榮譽,還增加了兩頁年度大事記。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還用較大篇幅介紹公司主要產品。
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ESG研究院院長、國家標準委環境社會治理(ESG)標準化項目研究組召集人柳學信看來,很多ESG報告沒有太多實質性的信息量,而是從傳統的邏輯上來做宣傳。“這肯定是有問題的。我覺得中國的企業在ESG實踐這一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茅臺用兩頁展示其去年獲得的部分榮譽。
五糧液用兩頁展示其年度大事記。
瀘州老窖用兩頁介紹其主要產品。
權威性
僅4家上市白酒企業ESG報告
有第三方鑒證/審驗說明
在報告結尾,一些企業附上了第三方鑒證/審驗說明。如酒鬼酒在2023年ESG報告結尾附上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的審驗聲明,古井貢酒和珍酒李渡附上了必維認證(北京)有限公司的鑒證報告,水井坊附上了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驗證聲明。
珍酒李渡在ESG報告結尾附上了獨立鑒證報告。
但除了上述四家,其余上市白酒企業的ESG/CSR報告都沒有第三方鑒證,部分企業僅在報告開頭作出口頭承諾,如瀘州老窖稱:“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真實、完整和準確,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這也就意味著,投資者很難去核實報告內容。對此,柳學信表示,ESG鑒證可以提升ESG報告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但“中國大部分上市公司ESG報告都是自愿披露的,沒有強制要求必須有鑒證報告”。
關鍵數據
山西汾酒、上海貴酒ESG報告
未公布碳排放量等具體數據
在查詢白酒上市企業近兩年ESG/CSR報告中,南都灣財社記者還發現,部分酒企的報告以定性內容為主,缺乏定量數據,尤其是一些外界比較關注的關鍵性指標數據。
以山西汾酒和上海貴酒(股票名:巖石股份)為例,其ESG報告未公布碳排放量/強度、能源消耗強度、水資源消耗量等具體數據,而是用籠統的概括性的語句,以及一些案例來代替。
如關于水資源消耗,山西汾酒在報告中除了用較大篇幅的文字來寫公司如何“科學用水 珍惜資源”,還以“世界水日”節水宣傳活動來舉例。山西汾酒稱:“公司運用板報、傳單、標語、宣傳欄、咨詢臺等方式積極宣傳節水理念及專業知識,組織人員去釀酒分廠、成裝分廠等用水大戶進行宣傳及節水知識講解。”
上海貴酒在報告中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可持續用水,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定期監控并管理水風險,規范化水資源的使用與消耗。”
眾所周知,白酒企業屬于用水大戶,能耗高、排污量多。這兩家白酒企業到底取用了多少地表水、地下水和市政水,耗水量和耗水強度是多少,廢水排放量和排放強度是多少,報告都沒有給出數據。
“沒有法律來強制性要求上市企業必須披露這個數據,所以企業能做的,或者覺得數據比較好的,它就披露;做不了的,或者覺得數據不好的,它就選擇性地不披露。”柳學信認為,企業ESG信息披露不規范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強制性的法律來約束,以及我國ESG信息披露目前缺乏統一的標準。
實質性議題
瀘州老窖、金徽酒等關注信息安全
水井坊關注原材料采購可持續性
19家上市白酒企業的ESG/CSR報告中,公布了ESG實質性議題的共計16家。其中,對實質性議題作重要程度區分的有12家。
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這12家上市白酒企業的高度重要議題/核心議題發現,產品質量與安全均被各家列入其中,此外,職業健康與安全、商業道德、水資源管理等也被大部分酒企列入。
但是,同為白酒企業,各家的高度重要議題仍然差別較大。
比如,瀘州老窖的高度重要議題中還包含了“數字化建設”“信息安全”,金徽酒的高度重要議題中包含了“信息安全”,古井貢酒的高度重要議題中則包含了“數字化建設”,這是其他上市白酒企業的高度重要議題中所沒有的。
又比如,古井貢酒的高度重要議題還包括“社區公益”“科技創新”,水井坊則包括了“合規雇傭”“原材料采購可持續性”“健康生活與理性飲酒倡導”,口子窖則包括了“品牌建設與保護”。
值得一提的是,對公司發展最重要的議題方面,絕大部分上市白酒企業都將“產品質量與安全”放在第一位,但也有個別酒企比較特別:洋河股份將“員工權益與福利”和“職業健康與安全”放在了“產品安全與質量保證”的前面,金徽酒將“稅務合規”放在了“產品質量”前面。
南都灣財社記者查詢發現,2017年,金徽酒發布的上市后首份財報曾引發“納稅門”事件。彼時,有媒體報道稱金徽酒歷年前五大客戶的納稅銷售額與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大相徑庭,最高相差約454倍,該消息導致金徽酒股價跌停,并收到上交所問詢函。
而洋河股份重視“員工權益與福利”和“職業健康與安全”,或與其員工流失率有關。2023年其員工流失率為1.42%,而茅臺2023年員工流失率低于1%,五糧液為0.87%。
在對公司發展重要性排名第二的議題中,各家區別較大:茅臺是“公司治理”,五糧液是“公司治理”“守法合規”,巖石股份是“員工薪酬與福利”,瀘州老窖是“數字化建設”,口子窖是“品牌建設與保護”,舍得酒業則是“環境保護”。
公布ESG實質性議題矩陣并對議題作重要程度區分的12家上市白酒企業高度重要議題情況。
出品:南都灣財社ESG研究課題組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劉蘭蘭